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米兰官方网站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回信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精神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实做细,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和再上新台阶的实际行动,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科研处处长、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傅金波: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留学生回信内涵丰富、高瞻远瞩,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对中国高等教育界和全国高校师生,都是巨大的勉励和鼓舞。作为高校教师,应该以此为行动方向,努力工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务处处长、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禹谢华: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发挥好导师作用,用实际行动支撑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选好教材、派好老师、上好课程,做专业知识的领路人,做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做中外友谊的建设者,全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招生就业处处长郑宝乐: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全体国际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慰问,也是对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极大鼓舞和激励。我们要用好的专业、好的课程、好的教师吸引学生,加强工作统筹协调,讲好中国故事,全面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办学工作提质增效。
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周秀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简明扼要,但内涵丰富、催人奋进。今后,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将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教师公派申报出国访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人文学院教师陈夜羽:我对“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这句话感触特别深。身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要坚持时刻保持清醒和战斗的意识,理解自己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责任,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保持开放宽容的头脑,积极帮助国际人民了解中国的国情,感受中国的进步,分享中国的美好和智慧,共同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奋斗、努力!
人文学院辅导员张倩茹: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中,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深刻地读懂中国道路,理解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目标,不仅是增进友谊,强化人文交流的纽带,更是将党和国家的精神传递出去的重要途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途中,需要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人文交流,求真务实,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校团委副书记王培婷: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我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学生会执行主席林志钡: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向世界展现战“疫”中的大国担当,就像习近平总书记信中说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作为闽科青年,更应传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校训精神,以青年担当为己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商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专业许智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北京大学留学生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史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加强各国青年学习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提出了希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的高度重视、殷切期盼、无限关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作为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身为大学生党员,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土木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造价专业陈秋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立意高远。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将夯实专业基础,努力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综合各单位)